黑鳴蟬的為害與防治 |
當前位置: 中國苗木網 > 苗木病蟲防治 > |
來源: 作者: 發布時間:2013-07-16 18:15 |
近年來,黑鳴蟬在沿淮果區已成為主要害蟲之一,主要為害桃、梨、李、杏、棗、柿、蘋果、葡萄等多種樹種。 一、為害特點:以成蟲刺吸枝條液汁、產卵于1年生枝梢木質部內,致產卵部以上枝條枯死,死枝率達20%-30%左右,已嚴重擾亂樹形造成減產。 二、防治方法:黑鳴蟬若蟲在土內為害根部,羽化成蟲后有較強的遷飛能力,給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難,是當前果樹最難防的害蟲之一,因成蟲有趨避性,在產卵時又不吸食樹的汁液,目前用農藥防治的效果不理想。通過4年的觀察摸索提出以下防治方法。 1、驅趕成蟲:6月下旬到8月份產卵期,人工用竹桿輕叩果樹驅趕成蟲,可減少產卵量,采取此項措施可減少成蟲為害枝梢15%左右。 2、剪除產卵枝:結合夏剪徹底消除產卵枝,越早越好,太晚卵子因風雨落入地下將繼續為害根系,在結合冬季修剪清園集中燒掉,也是有效方法之一。 3、藥物防治:于產卵期噴布高滲強內吸劑和觸殺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,用殘留量低的有機磷內吸劑和高效菊酯類觸殺劑。也可人工捕捉食用。 4、使用趨避劑:以蟲治蟲,秋后撿取霉變的老成蟲放在大口瓶內,加水以淹沒蟲體為宜,然后用松香或蜂蠟將瓶口封嚴,在次年成蟲初產卵期取出液汁攪均,每公斤加水30公斤噴灑果樹,有較強的驅除效果,以上經驗可供果農參考。 苗木網,www.cqhuayin.com |
上一篇:蘋果葉螨發生趨勢預報 全國總體為中度發生 下一篇:蘋果、梨落花后用藥原則及藥劑選擇 |